四川泸州创新“智慧互联+监管网格”排查模式|俄罗斯专享会全民vip

发布日期:2024-12-29 13:29来源:浏览次数:

本文摘要:5月10日,在四川省泸州市龙马潭区罗汉街道一家企业厂区外,环保网格员罗安贤正拿着手机在拍照。

5月10日,在四川省泸州市龙马潭区罗汉街道一家企业厂区外,环保网格员罗安贤正拿着手机在拍照。“咔、咔、咔”几声,拍摄完这家企业违法排污的现场照片后,罗安贤通过手机实时上传到环境监管网格化综合管理系统(手机APP)上,同时录入企业环境违法相关信息。几个简单的操作,相关资料就已经上传到APP后台管理员的系统中。同时,泸州市环境信息中心的终端电脑响起了“叮、叮、叮”的提示音,工作人员刘倩迅速通过后台审核处理前方网格员上报的信息。

从前端执法检查到后端审核处理,整个工作不超过10分钟。这是泸州市生态环境问题集中排查整治专项行动的一个缩影。泸州市创新方式,打造以“智慧互联+监管网格”为主要手段的问题集中排查新模式,用最快速和最高效的方式着力推进生态环境问题基层治理。

一个APP,从发现问题到上报只需10分钟在过去,环保网格员即便在现场发现问题也不能及时处理,还需要回到办公室撰写报告材料,再层层上报,费时又费力。为破解环保网格员发现问题后无法第一时间上报的困局,泸州市生态环境局投入158万元建成环境监管网格化综合管理系统,这一系统集拍照、摄像、定位和文字录入等功能于一体,界面清晰,功能实用。

在本次排查整治专项行动中,系统的功效得以充分发挥。乡镇、街道环保网格员发现问题后,通过综合管理系统能迅速上报;后台工作人员能第一时间对信息进行分析研判,录入台账,线上交办;问题整改完成后,环保网格员整理材料上传系统后,后台人员可以及时核实销号,实现动态更新。整个流程全部在APP中操作完成,既实现了问题快速发现、上报,又提升了整改效率,让环境监管基层网格“神经末梢”真正活起来、动起来。据泸州市环境信息中心主任毛茂南介绍,以前发现上报一个问题,光是一级级审签都需要花上好几天的时间,“现在通过这款APP,问题从发现到上报一般在10分钟内就可操作完成,大大节省了时间,提高了办事效率。

”9张流程图,要点全明了“在这个流程图上,各类污染查什么、怎么查,都写得清清楚楚。现在我们照着图去查问题,该做什么、怎么做,清楚得很。

”泸州市叙永县麻城镇网格员何世国表示,作为一名基层环保网格员,自从有了检查流程图,工作效率和质量极大提高。何世国所说的这个流程图是泸州市的又一项创新举措。泸州市结合本地实际,多次组织环境监察执法一线能手和专家会商,集思广益,针对小流域污染、入河排污口、园区和工业企业排污等9个方面的重点,分别制作现场检查流程及要点图。

这一流程图按照“看、访、听、闻、摄、报”等6个步骤,将各类污染查什么、怎么查,以通俗易懂的文字、简洁直观的形式呈现出来,便于基层环保网格员照图操作、寻根溯源,有效解决了基层环保网格员专业化知识不足、排查不够精准的问题。200余名网格员,排查全覆盖为验证手机APP和流程图的实际效果,泸州市生态环境局特地从乡镇请了3名基层环保网格员实地开展情景式“用户”体验,来自泸州市江阳区邻玉街道的杜波便是其中之一。4月20日上午,杜波在邻玉街道进行了实地操作,通过“看、听、闻”的方式,迅速锁定了3个问题点位,经过拍照锁定证据,详细描述问题,很快就在APP中上报了问题。

杜波说,“APP+9张图”的组合形式新颖,且易学、好用,操作性强,极大地方便了问题的发现和上报。4月22日-4月26日,泸州市对全市200余名环保网格员开展了业务培训,就如何使用手机APP和“9张图”进行了详细讲解,确保每名环保网格员都能熟练掌握。

据泸州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介绍,本次专项行动以乡镇为基本网格单元,实现全域覆盖,同时市整改办还抽调30余人组成工作专班,分组对上报信息收集汇总,分析研判,任务分解,跟踪落实。自5月1日专项行动启动以来,共收到环保网格员上报信息216条,梳理出典型问题51个,市整改办将对收集到的问题跟踪督办、动态销号,实现全过程管理。

下一步,泸州市将依托网格化环境监管体系,全面推广使用环境监管网格化综合管理系统,深入推进生态环境问题基层治理。原标题:四川泸州创新“智慧互联+监管网格”排查模式,推进生态环境问题基层治理左手APP右手流程图 快速溯源解决问题。


本文关键词:俄罗斯会员专享,俄罗斯专享会全民vip,俄罗斯专享会官网登录,俄罗斯专享会官网

本文来源:俄罗斯会员专享-www.laimituan.com